武汉七条新政扶持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
点击: 网友评论: 时间:2019-11-05 15:26:01 来源:文通网
武汉市近日出台扶持生猪生产,保障市场供应七条措施,力争到2021年使全市生猪年出栏量回升至280万头,猪肉自给率达到40%。
据悉,七条措施涵盖目标责任、市场保供、生物安全、绿色发展、盘活存量、落实用地、合作共建等,将生猪生产发展与猪肉保供列入市级绩效目标,要求各新城区按照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,切实承担生猪市场保供稳价主体责任,对依法退养的生猪养殖场,应安排土地异地重建,实现退养平衡。
到2021年,国家重点扶持生猪调出大县江夏区和黄陂区,每区生猪年出栏规模必须达到90万头;其他非生猪调出大县新洲区要达到50万头,蔡甸区25万头,武汉经开(汉南)区20万头,东西湖区5万头。
为达此目标,该市鼓励生猪屠宰企业加大生猪外采力度,优先满足武汉市场供应。升级扩建设计年出栏量万头以下猪场,使之达到万头以上,每1万头奖补200万元;对万头以上猪场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,每新增1万头奖补200万元;猪场配套建设种养循环生态示范园,每1000亩奖补150万元。
2021年底前,新建年出栏2万头以上“现代化、全封闭、可循环、无污染”生猪养殖场,每1万头奖补300万元;新建猪场配套建设的种养循环生态示范园,每1000亩奖补150万元。生猪养殖企业在武汉市周边300公里范围内合作共建年出栏5万头以上养殖场,每1万头奖补100万元。
按照先建后补原则,鼓励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配套建设消洗站等生物安全设施,每个给予60万元一次性补贴。
责任编辑 乔春玲
据悉,七条措施涵盖目标责任、市场保供、生物安全、绿色发展、盘活存量、落实用地、合作共建等,将生猪生产发展与猪肉保供列入市级绩效目标,要求各新城区按照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,切实承担生猪市场保供稳价主体责任,对依法退养的生猪养殖场,应安排土地异地重建,实现退养平衡。
到2021年,国家重点扶持生猪调出大县江夏区和黄陂区,每区生猪年出栏规模必须达到90万头;其他非生猪调出大县新洲区要达到50万头,蔡甸区25万头,武汉经开(汉南)区20万头,东西湖区5万头。
为达此目标,该市鼓励生猪屠宰企业加大生猪外采力度,优先满足武汉市场供应。升级扩建设计年出栏量万头以下猪场,使之达到万头以上,每1万头奖补200万元;对万头以上猪场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,每新增1万头奖补200万元;猪场配套建设种养循环生态示范园,每1000亩奖补150万元。
2021年底前,新建年出栏2万头以上“现代化、全封闭、可循环、无污染”生猪养殖场,每1万头奖补300万元;新建猪场配套建设的种养循环生态示范园,每1000亩奖补150万元。生猪养殖企业在武汉市周边300公里范围内合作共建年出栏5万头以上养殖场,每1万头奖补100万元。
按照先建后补原则,鼓励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配套建设消洗站等生物安全设施,每个给予60万元一次性补贴。
责任编辑 乔春玲
![]() |
![]() |
发表评论:发表内容不得超过250个字,需要审核,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
新闻排行榜
手机购彩平台云课堂
-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方案的田间应用
- 猪伪狂犬病流行原因分析-猪伪狂犬病流行现状与防控案例分享
- 生猪产业发展与法规政策的演进
- 母猪分娩前的准备工作硬件设备的检查
- 猪气喘病的防控实战要点
- 猪场降本增效的关键性措施和经验分享
最新新闻





